刘鹏 | 论哲学拔尖人才的培养——以南京大学为例-九游会电竞

 刘鹏 | 论哲学拔尖人才的培养——以南京大学为例-九游会电竞
质量监控
质量管理 您现在的位置: 九游会电竞-九游会体育首页 >> 质量监控 >> 质量管理 >> 正文
刘鹏 | 论哲学拔尖人才的培养——以南京大学为例
栏目:质量管理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11-21 06:58:31 点击:
摘要: 新时代哲学拔尖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回答。南京大学哲学系基于拔尖人才培养的长期经验,逐步建成了以科研项目制、本研贯通制、小班研讨制、本科书院制为特征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索了以新形态特色课程体系、多层次优质教材体系、高水平卓越师资队伍建设为主要抓手的教育教学资源体系,确立了以守正与创新并进推动价值引领、教研教改与教学互融深化育教发展、教学创新与质量保障互通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要举措的质量保障机制,构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南大风格、哲学特质”的哲学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南京大学哲学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
关键词: 哲学拔尖人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教育教学资源;质量保障体系

哲学拔尖人才的培养既有其作为一般人才培养的共性特征,又有其哲学学科的特质。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因此任何拔尖人才培养模式都必须在这三个方面给出明确回答;从哲学学科的特殊性来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在此意义上,培养能够应时代之变、发时代之声、引时代之潮的拔尖创新人才,便是哲学以教育实现其自身目标的应有之义。因此,中国式哲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需具备三个共性维度和一个特性维度,前者是指这一培养模式必须要具备中国底色、哲学本色、时代亮色,后者是指哲学拔尖人才培养必须立足各校学科特色,后一维度为这一培养模式加入了一个有限变量,使得不同高校能够在哲学拔尖人才培养共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哲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南京大学前期探索了两种哲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即文史哲贯通强化培养和哲学专业特色培养。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南京大学基于上述思考和前期探索,确立了哲学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坚持大师培养,秉承文理融通、古今贯通、会通的教育理念,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思想文化创新和哲学学科前沿,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未来眼光”的思想引领者、时代担当者和未来掌舵人。同时,创新培养目标落地机制,一方面,强化体制创新,坚持育教融合思路,将培养目标分解为毕业生核心能力要素,根据具体要素表反向设计教育教学体系和教育教学环节,从培养模式上构建拔尖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深化机制创新,确定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学创新为突破、以质量建设为保障的推进思路,从培养机制上构筑拔尖人才培养的充分条件。





一、以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为核心,构建“四位一体”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强调了落实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总体思路,其中要求“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选拔培养一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为新时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播种火种,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思想高地奠定人才基础”。这一建设思路的核心是培养具有高度创新潜力和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这对学生而言更多是一种综合素质的要求,对学校而言则是构建支撑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对哲学学科来说,其长远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家国情怀和全球眼光的时代担当者,具有文化自觉、理论自信和未来意识的思想引领者,具有人文情怀、科技素养和世界胸怀的未来掌舵人,推动学生最终成长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者。这一长远目标落实到本科阶段则是学生学术思维、学术悟性的培养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奠基。从学生学术成长的历程来看,在这双重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学生的内生动力机制尤为关键,这一内生动力包括学生对学术的热情、问题意识、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因此,哲学拔尖学生的培养必须聚焦这种内生动力及其持续自我强化机制的培育。基于前期探索和对新时代大学生认知特点的充分把握,以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为核心,南京大学哲学系从科研项目制、本研贯通制、小班研讨制、本科等四个方面,构建了一套立体化、多层次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一)分类实施,深化本科生科研项目制

哲学源于惊奇,这种非功利的求知欲和兴趣正是学生内生动力的起点。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尝试、寻找自己的科研兴趣并培养科研意识,哲学系自2012年开始,就面向本科生实施了科研项目制;在获批教育部基础学科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后,哲学系根据最新文件要求和招生方式、培养模式的新变化,以“全面拔尖培养、分类分层次推进”为原则,更新了本科生科研项目制的实施方式。其中,“分类”主要体现在依据不同的学生类型实施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以适应不同类型学生在培养进度上的差异性要求,“分层次”主要体现在针对不同年级推出不同层级的科研项目,深化不同项目类型之间的逻辑衔接。

面向低年级实施的两类项目是所有学生的必修项目,按照“一生一项目”的标准使科研能力的初步训练成为哲学系学生的标配;面向高年级实施的两类项目为竞争性项目,推动学生形成你追我赶的科研竞争良性态势。科研项目按照选题自由、流程规范、质量优先的原则,允许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保证学生学术研究的开放度,又以公开答辩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学生科研项目的质量。同时,建立以项目制为载体的导师制实施机制,学生在申请科研项目时需以师生互选的方式选定导师。将项目的逻辑优先级置于导师之前,一方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传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因导师更换给师生带来的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在获批拔尖计划2.0基地之后,为进一步推进学生科研项目制的制度化,哲学系率先在学生培养方案中设立“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与提升》,该课程以学生科研项目完成质量为评价依据,实现了科研项目的学分化转化,这一做法成为南京大学2021版培养方案修订时的标准动作。此外,“爱智慧优秀新人基金项目”除面向哲学系大类分流班级学生开放外,也向其他院系低年级学生开放部分名额,这一措施是南京大学“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现,一方面从学理层面体现哲学的开放性,帮助外专业学生在对哲学理论的理解中深化其专业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吸收部分优秀学生理解哲学、学习哲学。

科研项目制的实施,极大提升了同学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近10年来,参与项目的学生在cssci来源期刊论文发表、学科竞赛获奖、毕业升学层次等方面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毕业论文甚至能够在a&hci期刊发表。以学生科研项目结项论文为主体,哲学系汇编出版《跫音回响》(2018年)、《思之初芒》(2019年)两本学生学术论文集,集中展现了新时代南京大学哲学专业本科生的学术科研能力;以其他院系学生的结项论文为重要组成部分,汇编出版《星丛曜煜》(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展现了南京大学非哲学专业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其中部分参与项目学生已经在国内外知名高校如巴黎一大等攻读哲学博士学位。

(二)多维贯通,打通本研培养体制分割

在传统培养模式下,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被硬性分割为两个阶段,而且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要打破这种分割,本科阶段的拔尖人才培养就应该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科研训练结合起来,既要充分体现本科阶段学生培养的全面性,锻造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做好与研究生阶段科研创新能力训练的循序衔接,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潜力。因此,哲学系采取“3 1 x”学生培养模式,这里的1是指本科阶段第四学年与研究生阶段第一学年之间的衔接甚至合一,这种衔接与合一使得学生在大四真正“忙”起来,使得其内生动力的持续性有了制度保障。本研衔接主要体现在课程、学分、导师、项目等四个方面。在课程贯通方面,硕博阶段重要核心课程均向本科生开放,且拔尖计划和强基计划学生按照培养方案规定必须修读一定学分的本研贯通课程。在学分衔接方面,本研贯通课的学分既可用于本科阶段,也可用于研究生阶段,让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的学生尽可能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术研究。在导师衔接方面,除科研项目导师、学科竞赛导师、实践项目导师之外,学生大四阶段原则上应选定研究生导师,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让学生在大四学年真正“忙”起来。在科研项目衔接方面,前文所述4个项目是哲学系本硕博纵向科研项目一体化体系的一部分,本科生的科研训练既能够为本科阶段提升科研能力创造机会,同时又为研究生阶段开展更高层次的科研项目打下基础。本研贯通培养,打通了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制度性时间分割,真正做到了两个阶段之间的无缝衔接,实现了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和“高效性”,深化了学科和专业的“一体化建设”,为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小班研讨,熔铸思想交汇的学术环境

哲学学科的特质和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育只能采取小班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式的目的就在于强化课堂互动和研讨,使哲学课堂真正成为一场“思想的旅程”,这为学生内生学习动力的塑造熔铸了一个浸润式的思想环境。因此,南京大学哲学系严格控制学生规模和班级规模,所有专业课程均采取小班授课模式,以真正的思想交流促进学生思想的成长。为进一步强化研究性授课效果,在学校统一配置助教的专业核心课程和教改课程之外,哲学系自设专项经费,推动各类型专业课程实现助教制度全覆盖。同时,在博士生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博士研究生需要有担任助教经历,需协助导师从事本科教学工作不少于1学期,这实际上是以制度化的方式推动了助教制度的真正落地。为切实提升助教制度教学效果,哲学系参考学校助教遴选与考核办法,严格助教选聘与考核,并积极推动教师和助教在课堂教学之外,以读书报告会、专题研讨会、实践研学活动等形式,强化专业课程的研讨性、研究性,通过扩展课堂时空边界,为本科生营造充分的浸润式研学氛围,切实提升学生科研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依托书院,构建紧密型师生共同体

为了推进书院制的落地并使书院成为学生培养的“最大增量”,哲学系深刻研判了既往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在空间载体上的差别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师生关系的差异。国内哲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往往依托各二级学科展开,因此,二级学科所拥有的专业活动室便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充分的物理空间保障,进而,这一空间便成为了凝结教学、科研、学生指导等活动的物理纽带,由此,以这一纽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就为研究生的浸润式培养提供了基础。相较而言,传统本科生培养模式侧重于课堂教学,且课堂教学往往依托学校提供的公共空间资源展开,学生在课外则多流动于教室、图书馆或寝室开展学习活动。在此意义上,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具体的、相对固定的物理空间,而以此空间为依托所开展的各类育教活动,则又能够为这一空间附加相应的文化内涵,进而为一种紧密型师生共同体的建设确立根基。为此,哲学系建成本科生专属“伯明书院”,聘请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张异宾担任院长,并从物理空间建设和书院文化建设两方面,为打造紧密型师生共同体提供了充分保障。一方面,哲学系在“伯明书院”下建成本科生专用的学习室、研讨室、活动室、报告厅、翻转课堂实验室等丰富的育教空间载体,为学术讲座、研讨课、读书报告会、学生团队科研、导师学生指导等活动的开展,进而为紧密型师生关系的塑造提供了一个物理凝聚点。另一方面,切实强化书院文化建设,聚焦教师端,推出“伯明讲坛”和“伯明青年学堂”系列学术活动,分别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学生开展高端学术报告、中青年骨干学者为学生开设方向导引性学术讲座,以丰富的学术资源涵养书院文化氛围;聚焦学生端,开设“伯明学生讲堂”,遴选校内优秀本科生并适度引入校外优秀学生,开展学术展示活动,在学生间形成互促互进的科研氛围,同时,将本科生自主运营的学术刊物《林间路》纳入书院管理范围,从政策、资源等方面助推其成为国内高端学生学术刊物。“伯明书院”的建成,为学生内生动力机制的强化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打造以“浸润、熏陶、养成、感染、培育”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共同体,提供了充分的物理空间基础和文化空间保障。





二、以教学创新为突破口,打造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体系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为核心,而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依赖于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南京大学哲学系秉承“守正与创新相统一、经典与前沿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促进”的原则,瞄准课程、教材、教师三类核心资源,构建了一套切合时代发展需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契合学科特质要求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一)新形态特色课程体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哲学系充分重视课程建设在本科生培养中的基础性地位,在原有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全力打造新型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新文科特色课程群、优质在线教育课程群、diy特色课程群和刘伯明讲座教授课程群。必须“面向传统、面向当下、面向未来”“在新科技发展与文科融合中培育文科的新增长点”,秉持这一原则,新文科特色课程群主要按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球视野中的西方文明”“逻辑认知与当代科技前沿的哲学反思”四个模块,分类建设,有序推进,构建全新的高端研讨课程群。优质在线教育课程群,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强化技术赋能,建成在线课程()11门,其中5门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这些课程不仅面向系内、校内开放,也同时面向全国开放,目前全国累计选修人数已超80万,不仅为南京大学也为全国高校提供了优质的课程资源;在mooc之外,哲学系面向校内学生以spoc班线上线下混合形式,建成悦读经典系列课程9门,引领学生在经典研读中感悟哲学思想魅力、体悟哲学研究方法、提升哲学思考能力。刘伯明讲座教授课程群,主要以柔性引进方式聘请国外知名高校知名学者担任刘伯明讲座教授,并开设线下学分认定课程,此类课程自2016年实施以来,共计邀请了来自剑桥大学等知名高校的10名学者,累计完成10门课程的开设,这些课程不仅为在校生提供了优质的国际教育教学资源,也为毕业生的国际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更加便捷的机会。diy特色课程群共包含两类课程,分别是南京大学diy研读课程和哲学系diy研讨课程,两类课程的共同点是由本科生自主选择课程主题、自主邀请任课教师,前一类课程面向全校开放,后一类课程面向系内开放,课程可以单次开设,也可以连续开设,目前两类课程共计开设30余门;这一课程群将学生从课程建设的对象变成了课程构建的主体,强化了课程教与学的个性化模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术想象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层次优质教材体系

“教材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剧本、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哲学系有着重视教材建设的历史传统,近些年来,秉承价值引领为先导的建设原则,按照知识性与研究性、经典性与理论性、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建设思路,积极承担了各级各类教材的建设任务,形成了多层次的优质教材体系。以马工程重点教材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服务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建设。哲学系共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5人,为马工程重点教材的编写进而为推进国内哲学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建设为骨干,构建高端研究型教材体系。2015年以来,哲学系按照优质科研资源向教材资源转化的原则,共建设省重点教材10部,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宗教学等多个学科,初步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研究型教材体系。以校级、系级重点教材为主体,建成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基础教材体系。这一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系列4部,高水平哲学素质教育读本系列8部,研究型教材4部,合计16部。此类教材的建设部分采取融合出版手段,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入,其中建成音频教材4部、慕课配套教材4部、内嵌微课视频资源教材3部,极大地提高了教材的使用度和影响力。

(三)高水平卓越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哲学系从高端师资建设、教学团队培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三个方面入手,聚焦培养“道术、学术、技术、艺术、仁术”兼具的“金师”团队,着力打造哲学拔尖人才培养的“第一资源”。以高端师资建设为引领,培养卓越教师队伍“领头羊”。近年来,哲学系入选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2人,入选两类重要国家级人才称号14人次,这些教师以其坚定的育人格局、扎实的学术功底、高超的育才本领,成为哲学系乃至国内哲学界育才育人的典型。以优秀教学团队培育为突破,打造卓越教师队伍“”。在国内外重要高校中,哲学课程主要以单个教师授课的形式进行,但这与教学团队的建设并不矛盾,教学团队多采取老中青结合的组织架构,实行传帮带赓续的建设方式,因此,教学团队的“集团作战”不仅更加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整体规划和教学成果的共同建设,同样也可以借助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经验交流等形式推动教师个体教学能力的提升;哲学系教学团队建设成效显著,近5年建成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1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支,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虚拟教研室)1个,上述团队成员在教学成果奖评定、一流课程认定、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教学名师评定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绩。以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为抓手,建设优秀师资“蓄水池”。哲学系高度重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从校、系两个层面构建了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在岗教师教学能力研修、全员教师教学竞赛能力提升的师资培育新格局;近年来,哲学系尤其重视教学竞赛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作用,连续开展三届哲学系教师教学竞赛,所推荐的校赛、省赛选手也均取得优异成绩,在南京大学目前获评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的4位教师中间,哲学系占2人,其中1人获评全国青教赛一等奖第1名,在微课教学比赛中,哲学系共获评全国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6项。





三、以质量建设为纽带,构建拔尖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哲学拔尖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并无先例可循,这就决定了一方面我们的拔尖人才培养只能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创新中谋进步,另一方面必须从价值引领机制创新、育人体系模式创新、育人质量评价机制完善等方面构建一套瞄准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体系。

(一)价值引领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构筑拔尖人才培养的指挥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定语就是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对培养什么人的本质规定。因此,哲学拔尖人才培养必须立足价值引领这个根本,时刻不能动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构建一套育人导向强、育人机制优、育人效果显的价值引领落地机制,基于这一要求,哲学系从党建引领、资源建设、五育融合等方面入手,部分采取师生共建、共讲的方式,构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价值引领机制。强化党建引领实效,夯实师生理想信念。哲学系党委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教师第一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江苏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了党建工作的价值引领作用。创新育人资源建设,构建线上线下融合育人载体。哲学系建成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多语种多媒体数据库、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原始档案展列馆,收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国内外重要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原始手稿、档案资料、书信等,展列馆近年来接待来访人员逾4万人;策划风云激荡200——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历史文献展”“伟大的事业 真理的力量——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历史文献展,组织教师参与央视理论普及节目《马克思是对的》方案研讨和脚本创作并担任其中1集的主讲人,多种形式的育人资源不仅为哲学系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营养,同时也为服务全国育人工作大局贡献了南哲力量。师生共建微党课,创新育人资源建设形式。哲学系与南京大学团委等单位合作,采取师生共建、师生同讲的方式建设《新青年·习党史》在线四史教育课程共计345集,课程上线学习强国平台,累计播放超1600万次,学生从思政教育的对象变成了价值引领的主体,极大调动了同学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理论宣讲的参与度,取得突出育人效果。强化育教融合机制,五育实践与培养方案有机衔接。自2021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以来,南京大学创新学生评价方式,实施综合评价成绩单,这一做法将学生成绩单分为三类,即励学成绩单(学业成绩单)、敦行成绩单五育成绩单)和诚朴成绩单(诚信成绩单)。哲学系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在敦行成绩单的落地上推出系列举措,瞄准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振兴与农业文明、科技前沿与社会发展等维度,强化科教融合、产教合作,推出系列研学实践以及科教联合科研项目基金,为同学们构建了丰富的五育资源;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专业教师指导、行业专家讲座、研学报告撰写、实地考察调研等方式,一方面将五育素养内化于学生的精神世界之中,另一方面通过敦行成绩单五育转化为学生培养方案的一部分,使其成为哲学系每一位毕业生所应具有的基本素养,真正从内容上和制度上实现了育才与育人的统一。

(二)教研教改与教育实践相统一,搭建拔尖人才培养的生命线

高等教育是兴国强国的战略重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本上要求高等教育率先实现创新发展。高等教育要实现创新发展,要实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就必须合理认识教研、教改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深化教学改革是构建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由之路,教学研究是教学改革的先行反思和实践指引,教育实践则是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试金石,并为后两者不断提供着丰富的现实素材。哲学系在系统理顺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育实践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强化营造教学研究导向,引导教师深刻认识到教学研究也是学术研究的一部分,强力推动教学改革,将改革摆到了拔尖人才培养新常态的高位,全力优化教学实践质量,塑造边实践边反思边改革的教育教学氛围,最终形成了研究、改革、实践三者有机循环的螺旋式上升态势。在教学研究方面,基于对国内外主要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从拔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课程教材教法长效提升机制建设、育人保障机制完善、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先行思考。近10年来,哲学系教师共主持省部级教研课题7项,完成教学研究专著1部,并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省级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哲学系独立完成的教学成果获评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在教学改革方面,哲学系以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为契机,立足教学研究成果,着力从课程、教材、教师、学生四个方面落实三元四维育教体系改革,多项改革举措走在了南京大学前列,例如率先实行本科毕业论文全员查重、推进优秀论文遴选匿名外审和全系统一答辩制度、开设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开展慕课建设并在国内外知名平台上线等。所有这些改革举措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校内外学界同仁的一致认可,南京大学哲学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是南京大学首批入选的6个基地中唯一的文科基地,也是国内首批入选的4个哲学基地之一。在教育教学实践方面,先进扎实的理论研究和系统有效的教学改革,最终汇聚为目标定位、课程结构、国际化程度、育人机制的哲学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这一育人模式得到了学生们的充分认可,从招生入口来说,哲学系拔尖计划、强基计划连续收获优质生源,特别是大类分流班级生源质量持续提升,哲学专业的一志愿报名人数连续两年超过计划招生人数,2022年大类录取的学生成绩均位居所在大类前25%;从毕业出口来说,哲学系近6年来共获评省级本科优秀毕业论文5篇,学生升学比例和升学质量也持续提升。

(三)教学创新与质量保障相汇通,筑牢拔尖人才培养的保障线

高质量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必须配套建设高水平的质量保障机制。哲学系探索建构了一套科学化选才鉴才、制度化育才成才、闭环式评教评学的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选才鉴才机制,为哲学拔尖人才培养选拔最合适的学生。例如,在拔尖计划学生的选拔中,坚持能力优先、潜力导向、综合考察的原则,面向全校本科生按照初选、笔试、面试三个环节进行二次选拔,重点考察学生的政治素养、专业素质和创新潜力,尽最大可能将思想品德优秀、专业基础扎实、专业兴趣浓厚且具备优异发展潜质的学生纳入到培养计划当中,重视对偏才、怪才等学生的考察,且不对文理科进行限制,充分发挥跨学科培养特色,保证文理渗透,交叉融合;强化动态进出机制,根据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课程成绩、科研情况、学业发展规划等,开展动态进出考核,最大限度激活学生学习动力,持续选拔最为优秀、最为合适的学生进入拔尖计划和强基计划培养序列。构建全面有效的育才成才制度,为哲学拔尖人才培养打造最规范的保障。哲学系历来重视人才培养政策、举措的制度化建设,除了严格执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南京大学的相关制度规定之外,针对科研项目,制定了《爱智慧优秀新人基金管理办法》《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基金管理办法》《强基计划、拔尖计划学生科研项目制实施办法》;针对优秀论文培育与遴选,制定了《学年论文管理办法》《关于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若干规定》《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条例》;针对哲学系自设助教课程,制定了《本科非教学改革课程助教管理办法》。建设完全闭环的质量监督机制,为哲学拔尖人才培养构造全方位的支撑。部分依托学校相应的监督评价机制,哲学系构建了包括学校督导评课、院系领导听课、教学委员会监督、院系督导评价、学生评测反馈在内的五级教学监控机制,通过公开测评、定期听课、随机抽查等方式,重点从师德师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控,并通过适当引入外部评价、毕业生跟踪反馈、用人单位评价,形成评价反馈改进闭环,构建了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效实现了以评促教、以评促改、以改增效。





四、结语

中国式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立足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学校特点、学科特质。符合中国特色,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国高等教育的阶段性特征,从中国国情出发构建充分服务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切合时代特征,就是要深入研判时代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积极应对信息技术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新挑战与新机遇,深刻关注科技发展及其社会影响给哲学研究与教学带来的新方向与新内容,从形式上和内容上构建与时代共呼吸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学校特点,就是要紧扣南京大学的学校定位与育教机制,从南大校情和南哲系情出发,培养具有“诚朴”品质、“雄伟”格局与“励学”才智、“敦行”实干的新时代拔尖人才;契合学科特质,就是要扎根哲学学科的历史发展与当代进展,实现师生两端之间的思想流通、德知行三元之间的融通、古今中外四维之间的汇通,培育有自信自立之姿态、守正创新之能力、继往开来之才干的时代英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