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榆平 张清江 张伟 | “经典 社会”场域融合与哲学拔尖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以中山大学哲学系的实践为例-九游会电竞

 沈榆平 张清江 张伟 | “经典 社会”场域融合与哲学拔尖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以中山大学哲学系的实践为例-九游会电竞
质量监控
质量管理 您现在的位置: 九游会电竞-九游会体育首页 >> 质量监控 >> 质量管理 >> 正文
沈榆平 张清江 张伟 | “经典 社会”场域融合与哲学拔尖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以中山大学哲学系的实践为例
栏目:质量管理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11-20 06:20:03 点击:
摘要: 生活世界既是哲学思考展开的出发点,也是哲学思考要面对的目标。基于哲学“知识”讲授所力图训练的哲学能力素养,必须以跟生活世界的内在关联作为其基本语境,而不能脱离思考者自身的时代和社会。如何让学生带着时代和社会的问题意识进入“经典”,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在“社会”中有效激活经典的意识和能力,是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山大学哲学系探索建构的“经典 社会”场域融合的育人模式,强调“以社会激活经典、借经典理解社会”的双向激发,致力于在“阅读经典”和“理解社会”的相互支撑中培养能够面对时代和未来的哲学人才,有效驱动哲学拔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取得了一系列实效,为探求“新文科”建设之哲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做出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经典 社会”;场域融合;哲学人才培养


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 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并强调要“ 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 “新文科”建设应时而生,是新时代新使命的要求,“新文科”教育要始终扎根中国大地,为新时代中国发展提供属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强大助力,其重要任务之一,是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新文科”育人育才的基本着眼点,是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践行中国道路。 因而,突出问题导向,大力推进“新文科”建设,推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文科基础学科人才,既是新时代背景下哲学社会 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创新体系的必然路径。 这首先需要在制度设计上予以保障,依照“新文科”的基本理念,在育人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育人空间等方面实现特色创新,推动传统文科专业的 提质升级。

本文聚焦“新文科”建设实践中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试图面对和反思哲学拔尖人才培养中的深层问题。 下文的论述,首先从哲学教育的本性、目标与面临的困境入手,指出面对时代和未来的哲学教育应当关注的核心问题和培养理念,继而呈现中山大学哲学系的创新培养模式,借此探索“新文科”建设实践中哲学拔 尖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以期为更好地 推动“新文科”建设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一种可能性的思路和启发。




一、哲学教育:智慧与知识之间
国现 代意义上的哲学教育,是在 清末民初教育转型的大背景下、取代传统经学教育而建立起来的,但其是否适合中国国情、能否替代中国传 统学术的功能等问题,是始终受到质疑的话题,诸如蔡元培、傅斯年、王国维等学术大家都曾对此展开辩疑与讨论,其中涉及历史、思想和信仰等不同维度的复杂交织,构成了当代哲学教育展开的重要历史背景。 本文无意追溯这些具体问题,而是希望在一般的意义上讨论哲学教育的本性,及其在当下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作为“爱智之学”,哲学跟人类对生活智慧的追寻密切相关。 在根本的意义上,哲学试图回答有关人类生活的根基性问题,并由此为生活提供具有真理性和规范性的价值信念,诸如宇宙世界如何存在以及人类在世界中如何生活等,都是哲学力图反思、追问并做出回答的根本性问题。 由此,哲学首先表现为超学科性的智慧之思,跟一般学科的知识传授,在目标上存在差异: 哲学所追求的“智慧”,其实并不能以一般知识教育的方式进行讲授,而只能靠学者的悟性自行去思考和省察。 由此,哲学教育首先便面临着要教授某种“不可教的东西”的困境,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教育的主要目标,首先不应是讲授特定的“知识”,因为智慧本身不可作为知识来传授,只能培养学生去追求它的能力和素养,因而,它更看重对哲学问题的追问和理性批判能力,更注重问题意识和思维方法的训练,以让受过哲学训练的人能够通过省察和反思不断提升自身德性,进而更好地面对生活。 正是基于这种理解,当下哲学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哲学教育根本上也就不是关于哲学史上的哲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学习,而是哲学的思维方式的学习、培养和训练,尤其是人关于世界事物整体理解的一种思维判断力的锻造与应用”,由此,“当代哲学教育必须改变只是简单地传授哲学史理论和知识的做法,真正回到哲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本质性理解上来,通过教育使人们进行哲学式思考问题的训练,在哲学式的思考中,用精神判断的自由让思想回到自身生命的原初经验,提出和展现关于现实生活的创造性新思考新理解”。
我们认同这种理解,即,哲学教育应该以思维方式和批判能力的训练为主要目标,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但并不认为这两者之间需要完全以一种非此即彼的态度对立起来,尤其不应因此走向对“经典”和知识性内容的否弃。 作为现代大学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学科,哲学教育首先也必须有“知识”的维度,并要以对相关知识内容的讲授作为其培养的基本内容,这些知识包括哲学史中的人物、理论、命题等,以及哲学经典的基本内容。 这些知识性内容作为哲学教育的组成部分,蕴含着古今中外最伟大心灵对于生活根本问题的深度思考,借由其中问题意识与思考方式的滋养,可以更有效展开哲学教育,只不过其目标不能仅以传播知识为限,而是借由对不同哲学家思考方式的把握,导引学者走向前述的智慧之思。 按杨国荣教授的说法,这构成了哲学教育“思”与“授”的两个维度,“所谓‘授’,主要与知识的传授相关,‘思’ 则是通过引导人们接触哲学史上重要哲学家的经典,以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 就当下哲学教育的现实情况来说,对哲学史和经典理论等“知识”内容的讲授,仍是其得以展开的基本抓手和阶梯,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这些知识的讲授去训练学生的哲学思考能力。
因而,问题不在“知识”的讲授本身,而在于如何“哲学地”呈现、如何使学生“哲学地”理解其中蕴含的哲学思考,以及更重要的是,如何使之真正与生活经验相关联。 在通常的印象中,哲学是抽象的,抽象的过程就是把依赖感官的经验材料一步步去除,就此而言,哲学确实试图超越经验。 不过,即使哲学跟抽象密不可分,并最终多以“概念”“范畴”等思辨形式进行表现,也绝不意味着它跟经验完全脱节。 事实上,哲学问题必须植根于对生活经验本身的提取和思考,只不过,哲学试图用一种特殊的论说对未经反思的信念或经验进行加工,从而获得更为清晰 的思想体系。 在这个意义上,决定哲学的并非概念或范畴本身,而是对概念的论证或论说方式,经验同样 可以获得非常“哲学”的处理。 更重要的是,哲学最终要面对的,正是生活世界中的真实问题,哲学智慧终究要落实为对生活的价值指引和选择。 生活世界既是哲学思考展开的出发点,也是哲学思考要面对的目标,因而,基于哲学“知识”讲授所力图训练的哲学能力素养,也必须首先以跟生活世界的内在关联作为其基本语境,而不能脱离思考者自身的时代和社会。 由此,我们需要反思当前哲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基于哲学教育的本性和时代要求而加以改进。




二、“经典 社会”:面向时代的哲学人才培养场域

哲学以追求宇宙人生的根本智慧为目标,哲学教育则要培养学生如何去追求这种智慧,它以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的训练作为其主要内容,对此,从事哲学教育的工作者并不会有太多争议。问题在于如何展开这种培养,以及培养过程中如何安置“经典”与过往哲学家的理论等内容,在这些问题上,学者们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关注。但不可否认,以对“经典”文本的阅读和理解展开哲学教学和人才培养,是当前国内绝大多数哲学院系共同采用的基本方式。如前所述,这一方式的基本预设在于,古今中外的哲学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人类最伟大的思考者对于人类生活根本问题的深刻精神洞见,因而,通过对这些文本思想的深入解读和诠释,可以让学生获得对自身和社会的卓越睿识,进而获得对诸如“何为美好生活”等“大问题”的思考和智慧。我们认为,这一理念本身并无问题,尤其对于初入哲学门径的本科生来说,以“经典”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可以提供对教学进路的有效支撑和文本依托,在经典的精神滋养中培养学生与伟大心灵对话的可能性。

不过,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这种方式确实很容易落入对文本理论和概念辨析的过度偏重,而远离我们所身处的时代和生活处境,这会给“经典”教育本身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对“经典”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阐释,在根本上需要时代和社会问题的激发。“经典”的超越性价值,在于不同时代学者对其进行回溯和诠释的互动。按伽达默尔的说法,诠释活动是一种“视域融合”,对经典的解释总是情境性的,诠释者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文本所带来的信息,而是在“视域融合”的意义下结合自身处境对文本进行创造性诠释,其中不仅包含不同时代对文本含义解释的张力,更蕴含着独特思想处境下的特殊关切。因而,如果缺乏对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敏锐洞察力,无法带着“社会”的维度和问题意识进入“经典”,不仅难以真正扎根中国大地,也很难真正深刻理解“经典世界”本身。其次,“经典”的意义和价值,需要在“社会”场域下有效激活。“经典”蕴含着人类精神的深刻洞见,其中包含着应对时代问题的价值资源,经典的活力和创造力在“社会”中的有效激发,可以形成指引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因而,透过诠释学的“占有”,我们带着当今的时代处境和生存境遇去面对经典文本,根本目的是要从中发现可以带给我们解决当下社会问题的启发。在这两个方面,对“经典”的阅读和教学,都必须在跟“社会”场域的密切融通中才能更好实现和完成。就此而言,如何让学生带着时代和社会的问题意识进入“经典”(以更深入把握“经典”),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在“社会”中有效激活经典的意识和能力(以更深刻面对社会),也就成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基于这些考虑,我们认为,需要在传统哲学教育注重“经典”阅读的基础上,增加“社会”维度作为哲学人才培养基本场域。这一增加并非简单增设一些课外实践或社会实习,而是强调“以社会激活经典、借经典理解社会”的双向激发,它主张在“社会”场域中深刻理解“经典”赖以产生与建构的“经典世界”,并以对“经典”的新的阅读方式思考中国社会,激发经典面对时代和未来的思想活力,从而真正建立“经典 社会”相互融合的综合培养场域,以能够将哲学的经典学习与作为哲学源头和目标的生活世界真正关联起来。在这一设定中,“社会”并非作为校园教学之外的辅助存在,而是学生阅读和理解“经典”的基本空间;对“经典”的阅读也并非单纯指向其概念和思想,更要激活其面对“社会”的精神力量。

这一“场域融合”的培养设定,建基于前文对哲学教育本性与当前哲学教育困境的基本理解,既注重发挥哲学经典作为进入哲学思考的基本理论资源,又试图避免过度强调理论而导致的与生活实践的脱节,因而,它强调面向“时代”和“社会”的经典教育。在根本的意义上,哲学的超越性思考是要为人的实践提供意义和智慧,哲学研究(或者“做哲学”)最终要为人的行动和生活服务,“只有当将它与人的存在和行为活动或者说生活本身联系起来,才能对我们所奉行的基本价值原则加以批判性反思,也方能不断推进人们关于自身存在意义的思考,形成新的更为合理更为科学的实践原理、道德行为原则、生活价值体系”。这当然并非否认哲学具有超越具体社会处境的普遍性,而是强调哲学所本有以及应有的社会关怀向度。哲学教育必须在“经典”与“社会”的场域融合中发挥其育人的基本功能,在两者的融通和相互激发中使学生既深化对“经典”文本思想的理论把握,又在家国情怀的担当中深入理解“社会”。因而,这一理念本身,是依据哲学教育自身的特性,并面向新时代对哲学拔尖人才培养的创新要求,是对哲学拔尖人才培养的真正落实和拓展,更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的要求。其核心目标,是突出时代和社会需求,培养具有浓厚家国情怀、能够在东西文明互鉴中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栋梁之材。

但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在哲学教育仍然偏重理论教学的现实情况下,如何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建构“经典”与“社会”相互衔接的有效机制?换言之,如何在制度上进行系统化设计和模式创新,真正形成“经典 社会”场域融通的育人机制,是落实这一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在此,我们以中山大学哲学系的创新探索为例,提供一些具体实践上的经验和思考。





三、创新驱动下的人才培养:以中山大学哲学系为例

聚焦“经典”与“社会”两个场域的融会贯通和相互激发,中山大学哲学系深入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等核心基本能力,通过课程体系有效延展、多维度育人体系构建和创新经典阅读方式等途径,有效构建起新时代哲学拔尖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

(一)“三层次”课程有机融贯,建立面向“社会”的经典课程教学体系

中山大学哲学系师资力量强大,学科门类齐全,拥有五大各具特色和影响力的研究团队,涵盖八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团队”致力于将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现代化问题相结合,提出从“学科性学术”向“问题性学术”转型;“中国哲学团队”以“做中国哲学”为纲领,力图改写传统哲学的知识版图;“外国哲学团队”首倡“心性现象学”,将西方现象学与东方传统文化创造性结合;“逻辑与认知团队”率先提出和践行逻辑学认知转向的口号,提出广义论证理论,在数理逻辑前沿、非经典逻辑、归纳决策、论证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伦理、宗教与美学团队”立足基本经典,致力于揭示美好生活在精神心性方面的条件。这些学科团队的研究都强调扎根中国大地,积极面向时代发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依托这五大重点研究团队,中山大学哲学系从制度上推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效融通,探索构建以“跨学科通识课—专业核心课—实践拓展课”为中心的三层次课程体系,突出课程教学中“社会”维度的有机融入。首先,借助多学科的优势资源,设立跨学科、通专结合的通识课程,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其次,专业核心课以古今中西经典为对象,注重培养学生对文明源流的深入理解,打造“以经典为纽带的师生学习共同体”,特别是聚焦人类文明的根本问题,发挥“经典”超越历史时空的永恒魅力,引导学生在与伟大心灵的对话中提升自我,观照当下。例如,注重在专业课程中落实家国情怀的价值传导: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类课程,让学生掌握社会发展规律、了解国情社情;在中国哲学类课程中,注重传承中华文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外国哲学类课程比较中外文明,增强文化自信;通过逻辑和科学哲学类课程,培养学生的严谨思维和科学精神等。再次,实践拓展课程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对中国社会的感知力为目标,探索实物展览、田野实践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面对中国问题的意识。例如,哲学系特别推动设立《现代乐教》课程,按照百年中国乐教史的分期,择取每一时段经典音乐作品,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乐教意义;课程旨在立足于当下所处之现代境遇,努力理解传统乐教与现代乐教之间的张力与异变,将传统乐教在政治、伦理、情感等方面的优长,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来,使音乐更好地发挥“移风易俗”的教化作用。通过不同层次有机融贯和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为多维度、全素质的育人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二)“四位一体”综合推进,构筑在社会中阅读“经典”的育人机制

中山大学哲学系积极构建“思政—科研—实践—文化”四位一体综合育人方式,并构建了专业教师、教辅人员和辅导员三位一体的全员化育人机制,深化院系、学校的育人参与,在制度设计、空间建构、组织实施等方面有效推进,拓展“社会”场域在育人实践中的基础作用。

第一,坚持以思政立德,筑牢学生家国情怀。强化思政育人,推进德育与智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融合的教学体系,通过多类型、多属性育人活动的相互支撑,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依托马克思主义学科,开展“读原著、学经典、悟原理”活动,进一步巩固深化理想信念。通过澄心琴社、知行学社以及连续25年举办“哲学月”等活动,推动学生德育智育、家国情怀内生成长。第二,坚持以科研育才,提升专业创新能力。构建科研育人的立体化机制,强化基础知识与前沿探索之间的衔接,以导师制和本科生科研项目制为抓手,有效培养学生学术创新能力。通过导师制落实学术拓展课程,内容包括文献阅读、学术报告和论文撰写等学术训练,设立本科生科研专项或加入导师在研项目,将学术拓展训练成果进一步以科研实践的形式予以巩固强化,从而在总体上形成立体化、多层次、全覆盖的科研能力培养机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第三,坚持以实践修身,提升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开创社会实践新模式,构筑实践育人新机制,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担当和实践意识,实现知行合一。依托华南农村研究中心等机构,积极开展“家乡田野”项目活动。组织学生对农村展开深入考察,进行社会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使用理论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结合理论知识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报告,将家国情怀、知行合一真正落实在推动社会发展的使命担当之中。并积极组织学生赴医院、司法机构等场所展开深入考察,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第四,坚持以文化育人铸魂,涵养学生综合素质。开拓更具现场感和历史感的育人空间,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创设主题实物展览教育,举办系列主题展览,构建兼具历史感和现场感的体验空间进行,以切实可见的形式传递精神力量,通过校史、系史展览教育,增强学生的认同感,涵养其家国情怀。依托澄心琴社、知行学社等学生社团,开展古琴教学、经典诵读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提升综合素质。

此外,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中山大学哲学系还积极构建通过文明对话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教研平台,鼓励学生在“不忘本来,借鉴外来,面向未来”中拓展格局视野,推动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思考。

(三)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打造兼具历史感与现场感的“经典”阅读新方式

所谓新“经典”阅读方式,是基于时代发展而展开的育人模式创新,以激发学生在古今中西不同维度中感受和思考“经典与社会”“传统与现代”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是开拓性探索“格物育人”新模式,以实物展览方式探索重返历史现场的主题情境式教学,以“展览 研讨 课程”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兼具历史感和现场感的育人空间,探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学生“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哲学系先后组织策划了“百年讲义”“百年家书”“百年弦歌”“东亚汉文书写”“延安文艺讲话文献展”“木刻雕版特展”等系列展览教学课程。例如,“百年讲义展”旨在从文教角度展示近现代中国之演化,试图通过展览唤起民众的尊师重道意识,构建更为良好的师生关系;“百年家书”展重在关注家风家教,关注文字书写与语言表达,侧重从家庭伦常角度展示传统观念在普通中国家庭中的实际存在状况,以见百年中华思想之演进;“百年弦歌展”侧重从音乐教化角度反映百年中国之嬗变,强调“声与政通”,重视“用耳之道”。三个“百年”系列展览,分别从文教、伦常、乐教的角度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的实际面目及演进历程,“东亚汉文书写展”则更放眼整个东亚汉字文化圈、东亚儒教文化圈,其定位既涵盖“文化自信”,也着眼于文明交流与互鉴。这些展览教学课程,借由重返历史现场的情境式教学,构建了古典文明德性在现代空间中铺展教化的有效路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及其在立德树人中的具体落实开辟了新途,对于塑造年轻学子的文明品质、培养其家国情怀,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效果和反馈。

二是创新性地开拓面向经典与生活世界的“耕读研学”模式,让学生在“耕读”的自然和社会场域中学习领悟劳动经典,并结合乡村基层调研等实践,突出“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相互支撑与协同育人,构建将劳动理论、生产实践、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并将理想信念和思政教育贯穿全过程的综合育人体系。该模式包含四个部分:“耕”指在农业基地参与农业种植、采摘、分装等耕作任务,同时实现集体生活劳动自理,并开展一定的社区义务劳动等;“读”指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等弘扬积极的经典文献;“研”指运用社会调研的专业方法,在乡村基层开展考察调研,了解乡村的人情风貌、国情社情;“学”指认真学习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将综合学习与生活劳动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社会主义劳动观和价值观。该模式强调“耕读研学”不同部分之间的内在贯通与协调促进,充分发挥耕、读、研、学等不同部分各自的育人功能,并将之贯通成为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有机整体,以经典、社会与自然等不同维度的共同涵养和相互支撑,使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美,在调研中了解社会,在经典中学习知识和精神价值,在面对他人的相处和实践中克服自我的封闭性,最终实现从劳动实践延伸至知识传递、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综合培育。

这些新的经典阅读方式,在传统的课堂空间之外,拓展开辟出实物展览、劳动体验、田野调查等不同形式的育人空间,借由不同空间带来的价值感受及其相互之间的支撑,构建起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机制,共同支撑起“经典”与“社会”的相互融通,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坚强保障。

总之,有机融合的“三层次”课程体系,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兼具学科交叉性、经典人文性和社会实践性,为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与理论创新能力提供了坚实保障;“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以思政育人铸牢学生家国情怀,以“科研—实践”协同提升学生的专业根基与实践创新能力,以文化育人涵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学生面向国家社会需求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创新能力;“格物育人”“耕读研学”等项目,将教学空间延伸至自然和社会的广阔天地,从而将哲学的理论优势与社会生活有机关联,共同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构筑起强化学生思想引领和学术成长的广阔天地。这些具体机制和举措,均旨在以“经典 社会”的场域融合培养,将“知识”讲授予生活世界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学生面对社会的反思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社会影响方面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实际效果。





四、结语
由于哲学自身的特性,哲学教育存在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有难题,它需要不断探索符合自身本性的教育教学方式,并积极面向新时代国家发展需求,突出时代和社会导向,以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中山大学哲学系探索建构的“经典 社会”场域融合的育人模式,致力于在“阅读经典”和“理解社会”的相互支撑中培养能够面对时代和未来的哲学人才,该模式确立起“三层次四位一体”综合机制,在培养理念、育人机制、育人空间等方面实现了特色创新,有效驱动哲学拔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取得了一系列实效。 这一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实践,为“新文科”建设中哲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并且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现实路径,不仅可以为面向时代和未来的哲学人才培养提供广泛借鉴和参考,而且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富有价值的经验累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