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著名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从民国时期的国立大学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重点高校,再到“211工程”和“985工程”的不断演变,我国高校重点建设目前已经发展到“双一流”建设的新阶段,可以说已经进入高校重点建设的“双一流”建设时代。具体而言,我国的高校重点建设历史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时代。
1.国立大学时代(1898-1949)
自鸦片战争以来,伴随坚船利炮和欧风美雨的强烈冲击,西学东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晚清时期中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中,原有的国子监、府州县学、书院或趋式微,或脱胎换骨转型为西式近代学堂。然而,清末近代高等教育起步不久,高等学校数量不多,没有所谓的重点建设计划,1898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就成为清廷唯一的重点建设大学。当时京师大学堂不仅是全国最高学府,而且兼有全国教育行政主管机构行政职能。因此,独一无二的京师大学堂自然是清末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1912年民国建立以后,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并冠以“国立”,国立北京大学即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称为“国立”的大学。民国时期先后设立了32所国立大学,其经费由国家财政投入,实际上国立大学就是民国时期的重点建设大学。
1947年9月,胡适提出“争取中国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他认为,中国大学应有十年计划,第一个五年先培植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央大学,“此五所大学战前已有基础,如集中经济力量,预先充实,必可成为世界有名学府”。而且胡适已经将此建议直接跟蒋介石提出,报道在1947年9月6日刊出后便引发强烈的震动。此后中国知识界发生激烈争论,9月28日,胡适在《大公报》等全国数十家报纸同时发表《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一文作出具体回应,引发了一场大讨论,许多校长和学者参与其中,仅以“学术独立”为主题的相关文章便有几十篇。
只是在抗战之后,中国各方面都相当困难,教育经费更是捉襟见肘,胡适的建议除了得到几所大学校长和相关教授的赞成以外,遭到多数人的反对。例如,南开大学教授吴大任将可能的后果说得很严重:“我们认为胡先生的建议如果实行,其结果是除了那五个大学之外,其他一切专科以上学校中,其成绩优良的受到无情的束缚,不能自由发展,其次者则愤懑不平,自甘落后,而卸其责任于政府。它们甚至会请不到教员,招不到学生,完全枯竭而沦于毁灭。试问这对于国家的影响是多么严重?”大夏大学教员陈旭麓说,“‘重点教育’决不是锦上添花造成皇冠大学的做法”,“胡先生挟其‘王者师’的卓越地位,想于学术上建不世之功”,并认为胡适的主张是“计划教育”。
胡适说的是要办“世界有名学府”,而参与讨论的武汉大学教授金克木说的是“把大学办得与外国第一流的相等”、“十年能否办出第一流大学”问题。当时有不少人都用到“第一流的大学”这样的表述,或讨论“第一流大学的问题”时提到“开学之日,芝加哥大学就被认为是第一流大学”,虽然没有直接出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称法,但“第一流大学”的含义与当前“世界一流大学”的含义基本相同。胡适提出两个五年重点建设5-10所大学并使之达到世界“第一等大学”的建议,是中国人最早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具体构想。然而,在当时国家财政困难、许多高校连基本的人员经费都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胡适的主张显得不合时宜,在众说纷纭且反对声音占主导的情势下,其建议也就不了了之。
2.重点高校时代(1950-1994)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7月,国家明确了“全国高等学校以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统一领导为原则”。经过大规模的院系调整,1953年10月,进一步明确了“中央高等教育部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与学制,遵照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全国高等教育的各项决定与指示,对全国高等学校(军事院校除外)实施统一的领导”。在这种集中统一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中央有权威指定部分高校为国家重点建设高校。1954年10月5日,高等教育部宣布《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指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医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高校。
1959年3月,“为了既能发展高等教育,又能防止平均使用力量,招致高等教育质量的普遍降低,和为了便于将来逐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起见,从现有的比较有基础的高等学校中,指定少数学校,从现在起就采取措施,着重提高教育质量”,中共中央指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1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学校,同时规定这些学校“应着重提高质量,非经国家同意不得再扩大学校规模,不得增加在校学生数目和增设科系”。只是当时重点高校名单仅供内部掌握,不公开宣布。同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增补为重点高校。
196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将全国重点高校数量增加到 64所。重点高校数量虽然大幅增加,但重点高校名单仍然仅供内部掌握,不公开宣布,同时内部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管理办法》。1963年9月新增上海外国语学院、浙江大学、厦门大学3所,1963年底增补南京农学院,1964年又增加国际关系学院为全国重点高校。至此,“文革”前全国重点高校达69所。
1978年,国务院确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8所高校为全国重点高校。至1981年,全国重点高校共有99所,达到历史最高点,直至1995年被“211工程”所取代,没有再增加。在1978年后的一个时期内,重点高校是一个与一般高校有所区别的高校类别。1978年10月4日,教育部专门印发了《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这是在1960年《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高教六十条)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因为“这次修订原高教60条,各章名称,基本未变”。1978年11月,教育部又印发了《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1982年,科学普及出版社还编辑出版了一本《全国重点高等院校介绍》的专书。
此外,1987年,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开始启动,第一批评选出416个重点学科,其中文科78个,理科86个,工科163个,农科36个,医科53个,涉及108所高校。2001-2002年,第二批评选出964个重点学科。2006年,第三批评选出28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77个二级学科重点学科和21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虽然2014年取消了国家重点学科审批,但国家重点学科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首次将高等教育的重点建设从学校发展到学科,从一定意义上说,与后来“双一流”建设中的一流学科建设有某种类似之处。
3.“211工程”和“985工程”时代(1995-2014)
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1998年“985工程”启动,从此重点高校时代走入了历史。由于这两个工程启动的年份靠近,所涵盖的高校有重叠,后来又同时结束或被替代,人们往往将二者并称,所以可以笼统地将“211工程”和“985工程”时代从1995年算起。
1999年2月24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中指出:“要相对集中国家有限财力,调动多方面积极性,从重点学科建设入手,加大投入力度,对于若干所高等学校和已经接近并有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今后10-20年,争取若干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水平。”所谓“若干所”,一开始考虑的其实就只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所,后来经过多方努力,又增加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7所,即后来的“2 7”(c9)。其后,“985工程”高校数量陆续增至39所。
2012-2014年我国还曾实行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于2011年开始提出,实行时间很短,一般民众对其不大了解,但在2012年之后的几年间却是一个搅动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个重要建设工程,许多高校和学科为之努力、联络和奔走,也属于与“211工程”、“985工程”有点类似的高校重点建设计划。
过去的全国重点高校建设被“211工程”和“985工程”替代,但在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后,“211工程”和“985工程”开始被“双一流”建设替代。2016年6月3日,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语委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其中便包含2003-2013年间制定的《关于印发<“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985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等8份与“211工程”、“985工程”相关的文件。由于“已失效的规范性文件不再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尤其是2017年9月公布“双一流”建设名单之后,“211工程”和“985工程”就正式结束了。2019年11月28日,教育部在回应咨询时曾明确指出:“已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这里的“统筹”一词是一种比较艺术或比较学术的说法,其真正的意思实际上就是统合、替代。然而,许多人并不了解,甚至连一些高教研究者至今都还没有意识到“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名称已经作古,在正式发表的论文标题上还在使用“985工程”高校的提法,只有少数学者比较严谨地采用了“前‘985’高校” “前‘211’高校”的称法。从规范术语的角度来说,今后如果还再称“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都应在前面加上“原”或“前”字。
不过,因为“211工程”、“985工程”高校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且对高校的区分比较简单明了,所以在民间还顽强地存在。尤其是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不再区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般民众又不大了解30所“中管高校”(即中共中央直接管理的“副部级大学”)的构成,而原“985工程”高校只有39所,与“211工程”高校及一般高校比较容易区隔开来,所以许多人仍坚持用“985工程”高校的称法。
4.“双一流”建设时代(2015年至今)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发布,中国高校重点建设开始进入“双一流”建设时代。
“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从逐渐增加到完全关门以后,已入选的高校不能下,没入选高校又不能上。当一个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走向固化之后,便可能难以为继,需要改弦更张了。这两个高校重点建设工程在后期由于身份固化引起不少批评,许多高校强烈呼吁应该加以改变,因此出现了实行动态调整新机制的“双一流”建设。
“双一流”建设是对“211工程”和“985工程”的继承,是高校重点建设在新时代的发展与提升。其实,“双一流”建设不仅统合了“211工程”和“985工程”,而且实际上还统合了“2011计划”以及过去的国家重点学科制度,是一个统合性很强的建设工程。
过去“211工程”和“985工程”限定在部分高校,非“211工程”、“985工程”高校只能望洋兴叹。而“双一流”建设具有巨大的辐射效应,多数省份都实施了省级“双一流”建设计划或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涉及的高校和学科比“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广泛得多。众多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各个层次的“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对整个中国高等教育比“211工程”、“985工程”具有大得多的带动效应。近年来,大量的学术论文和报告以“‘双一流’背景下……”、“‘双一流’建设视域下……”或“——基于‘双一流’建设……”为题,都将“双一流”建设作为时代背景或论述基础,这是以往重点高校时代与“211工程”、“985工程”时代所没有或很少见的。
2017年11月20日,教育部九游会体育首页官网新闻栏转发了《人民日报》发表的几篇文章,并以“‘双一流’: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为专栏标题,便具有中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时代的意涵。由于“双一流”建设对整个高等教育具有强大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不仅中国高校的重点建设进入了“双一流”建设时代,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整个中国高等教育都进入了“双一流”建设时代,可称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双一流”建设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