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在新中国朝阳中诞生的一所高校,华中科技大学(下称“华科大”)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强化一流本科教育底色,提升一流博士生教育高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人才和教育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争取用5到10年时间,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华科大风格”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华科大智慧和经验;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为新时代培养卓越工程师;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强有组织科研,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在新中国朝阳中诞生的一所高校,华中科技大学(下称“华科大”)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强化一流本科教育底色,提升一流博士生教育高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人才和教育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争取用5到10年时间,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华科大风格”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华科大智慧和经验;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为新时代培养卓越工程师;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强有组织科研,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瞭望》:你认为应如何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尤政: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重大的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主力军作用,要有培养出大师的坚定信心,要实现人才培养的自立自强。在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华科大探索出了一些经验。
在顶层设计上,加强制度建设,做好价值引领,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发挥科研育人作用,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在华科大,我们调整成立了领导小组、专家组,提出要完善基础学科高水平教师自主培养,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形成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工作合力。
在落实主体责任上,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部门与部门、部门与院系联动机制。将人才培养作为院系的中心工作,体系化设计本研贯通的课程体系、科研训练、学生管理等人才培养重要环节。以院系为责任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对优秀创新人才采取“滴灌”方式定制培养模式,制定本研贯通、学科交叉、科教协同等个性化培养方案。
在完善条件保障上,优化资源配置,整体保证经费、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及设立完善的奖助体系等。根据学校整体规划以及院系自身的规划,分年度明确学科建设项目任务。将资金安排与建设绩效挂钩,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扶新。形成相对稳定的支持,并根据评估评价结果、资金使用管理等,动态调整支持力度。
这三个环节都指向一个关键——改革评价导向。不断完善评价导向,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金标准。
为新时代培养卓越工程师
《瞭望》:在商业航天、集成电路这些工程领域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需要什么样的工程技术人才?
尤政:很多人都听过摩尔定律,未来超越摩尔定律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追求研制出面向问题系统九游会体育首页的解决方案的智能微系统。
近30年来,我一直从事微机电系统(mems)的研究。mems指的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智能系统,是微电子、光电子和微机械按功能要求在芯片上的一种三维集成,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等领域。
以纳型卫星技术为例,纳型卫星是大规模商业卫星的先驱,为后者积累了技术和原型基础。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既要具备传统的半导体加工工艺技术,还要具备使用超精密仪器与精密加工的集成能力,才能使一个毫米或微米级的微系统具备精确而完整的感、存、算、传等系统特性。把这些学科知识全部集成一起做成产品,需要大量的卓越工程师。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培养的工科人才被称为“红色工程师”,主要解决成熟工业产品产能的技术问题。他们政治坚定,服务国家所需,具有很高的工程素养和工程实践经验。随着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深入,工程师不仅要解决保障工业运转与产能的问题,更要具有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以创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为目标。
卓越工程师培养需要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组合成新系统并不断迭代,以做出创新产品作为培养模式的评价标准。这是新时代工程师的底色,也是区别于国外工程师、传统工程师的卓越所在。
《瞭望》:华中科技大学在培养卓越工程师方面有哪些经验?
尤政:我们提出为新时代培养卓越工程师,既要有扎实理论基础,也要有强大创新能力。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0。学校设立了13个卓越计划实验班,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经过10多年发展,形成了一些经验:
第一,坚持立德树人,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以新工科建设深化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改革,并将爱党报国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永葆“红色工程师”底色。
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应用广泛的战略高技术产业,也是我国有条件率先实现突破的高技术产业。放眼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均在发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建设,以期在培育未来产业上先行一步。围绕光电子技术、智能制造和高端医工装备等重点领域,华科大先后成立了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和卓越工程师学院。形成了以交叉研究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科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之间有机融合,进而推动高校体制机制创新,落实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前瞻性和战略性培养。
第二,整合多方力量打造人才成长的创新生态。人才培养体系的变化需要有相应的教材体系、实验培养体系作配套,不仅要增加理论、实训课程,而且要从思维方式上对教学评价进行重塑,涵养优良的学术生态。同时加强不同学科、领域间的互动和交叉,打造大学企业创新双引擎。
华科大开展了交叉与战略前沿学科提升行动。营造鼓励学科交叉创新、协同发展的环境,形成了“医学 ”“人工智能 ”“大数据 ”“新材料 ”“新能源 ”“生命 ”等系列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同时大力推动产教融合,通过与企业协作建立完备的创新链条。目前,学校投资过亿元打造工程实践创新中心,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创新实践课程体系,解决了产教脱节的问题。
第三,依托工科优势与特色学科,采用本硕博贯通模式,积极探索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体系已从本科教育延伸到博士研究生教育阶段。除了和企业联合外,高校自身承担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与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载体。
学校目前建有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两座国家大科学装置,同时还建有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数字建造、智能设计与数控两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也相继落地。这让学生在提出学科交叉问题后,通过现有条件设施就能快速切入研究,充分发挥重大科技平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瞭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应如何加强有组织科研创新体系建设?
尤政: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我们将深入开展有规划、有组织、有质量的科研,提升学校服务国家发展、承担国家使命的战略能力。
第一,在战略方向上,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解决真问题。学校发布了《华中科技大学“十四五”科技创新白皮书》,出台了基础研究、交叉研究、重大科技创新等三大计划。在基础研究上,拓展人类认识自然的边界,争取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在交叉研究上,以解决真问题为出发点,探索交叉研究激励机制,创造科研竞争新优势。在攻克“卡脖子”技术上,敢于“揭榜挂帅”。
第二,在战略关键上,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平台优势。一是聚力争创国家实验室,推进湖北光谷实验室实体化运行,发挥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优势,加快争创光电子国家实验室,同时抢抓一批国家实验室武汉基地建设落地。二是稳步抓好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建设,扎实推进脉冲强磁场二期优化提升项目建设,保障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的验收,争取早日正常运行。有序推进生物医学成像省部共建重大设施实体化,高水平建设好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等。三是抢抓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战略机遇,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任务,争取医科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四是扎实推进国家科研机构实体化,实现学校重大科研平台优势扩容增效。
第三,在战略实施上,汇聚创新合力,打造更高水平的校地校企创新联合体。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既联系着产业需求侧,又连接着科技供给侧。过去几十年间,华科大先后孵化出华工数控、华工科技等掌握自主技术的企业。这些经验让我们认识到,要把企业需求和学校技术在未来产业科技园里真正进行孵化,采取具有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和攻关方式。
2022年11月底,华科大牵头的光电与医疗装备未来产业科技园入选国家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将聚焦高端医疗装备、光电材料与芯片、智能制造三大重点领域,为科研成果与产业之间搭建一个桥梁,真正把成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渠道打通。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未来科技的持续突破,支撑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为打造更多像华为、联影医疗一样的企业奠定核心技术基础。
第四,在战略保障上,规范管理,构建良好创新生态。以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为基础,推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在制度设计上,结合科研工作新形势,健全科学研究全流程管理机制。在制度执行上,坚持依章依规科学实施、规范管理,破除“最后一公里”障碍。在制度反馈与改进上,根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制度优化,为开展有组织科研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深入开展有组织科研大讨论,总结学校有组织科研的经验,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奋力实现学校科研事业新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