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学校外部评估的经验、特点与启示-九游会电竞
质量监控
质量管理 您现在的位置: 九游会电竞-九游会体育首页 >> 质量监控 >> 质量管理 >> 正文
德国职业学校外部评估的经验、特点与启示
栏目:质量管理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1-08 07:49:04 点击:

德国职业学校外部评估的经验、特点与启示-九游会电竞

2000年,德国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测试成绩欠佳。于是,德国怀疑以前实施教育投入控制的质量监控效果,进行从投入控制到产出控制转向的一系列改革,其中之一是各州加强职业学校自主性,以此来加强内部质量管理与监控,在职业学校实施质量管理一段时间后引入外部评估机制,加强对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的外部监控,确保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德国教育主权在联邦州,各联邦州构建本州的职业学校质量监控体系,制定自己的外部评估制度,设计自己的评估方案,并对职业学校进行长短不一的周期性的外部评估。针对德国职业学校外部评估进行分析研究,对我国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评价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德国职业学校外部评估的经验——以巴腾符腾堡州为例

在德国联邦各州构建的职业学校质量监控体系中,德国巴腾符腾堡州(下文简称巴符州)oes体系成效明显,具有很强的适切性,还被其他一些联邦州所借鉴和参考,如巴伐利亚州职业学校质量监控体 系就借鉴了oes体系。oes是德文operativ eigenstaedige schule的简称,字面意思是自主型学校。oes的前身是steps(stärkung der eigenständigkeit berufulich schulen的简称),2000年巴符州启动的旨在通过增强职业学校自主性来持续优化与提升职业学校课程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项目,200311月至200611月,巴符州在steps项目的基础上,参考瑞士q2e(qualität durch evaluation und entwicklung的简称,意思是通过评估与发展提升质量)研究oes的样板并试运行。2006年制定了州评估制度,要求所有学校实施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该州制定的评估制度同样适用于该州所有的作为双元制中一元的半日制职业学校和各种各样功能各异的全日制的职业学校。自2010—2011学年起,巴符州要求所有的职业学校都要引入oes质量监控体系,在实施2—3年之后,对其进行外部评估,2012—2013学年完成了第一轮外部评估。2013—2014学年制定了新的外部评估方案(试行),2015—2016学年和2016—2017学年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试评估工作,根据试评情况,巴符州又完善外部评估方案,于20173月公布第二轮外部评估方案,且2017—2018学年开始正式实施第二轮外部评估工作。现以巴符州职业学校的第二轮外部评估方案及其评估工作为例介绍德国职业学校外部评估的经验。

()评估的目的

巴符州职业学校外部评估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从外部的、专业的视角识别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关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发展方面的建议,支持与促进学校质量和教学质量的发展;另一个是为目标协商提供依据与基础,巴符州在给予职业学校更大办学自主权,增强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性的同时,并没有完全放弃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学校的监督与管理,而是采用与职业学校目标协商的方式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职业学校根据外部评估结果初步制定学校发展的目标,供职业学校与职业学校教育监管部门的督学进行目标协商时用,这样就将外部评估与学校监管部门的问责联系起来。巴符州职业学校外部评估有6个具体目标:1)提升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意识,提高职业学校发展质量的责任;2)指出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优势与不足,从外部视角提供专业性的反馈;3)提出可供职业学校参考的提升教育质量的路径建议;4)外部评估报告是职业学校领导与监管职业学校的督学进行目标协商的基础;5)使职业学校和外部评估机构(州学校发展中心)获得学校质量发展及其管理方面的知识与经验;6)外部评估数据与结果服务于州教育(含职业学校教育)报告,为州教育报告的撰写提供数据与资料,也为州教育改革及其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评估机构

巴符州评估制度明确指出,州学校发展中心制定外部评估方案,组织实施外部评估工作,撰写评估报告并向学校转寄评估报告,是外部评估的主体。州学校发展中心独立于州文教部与地方学校教育监管机构,不受州文教部与学校教育监管部门领导,受州文教部委托,根据州评估制度独立开展外部评估工作,负责本州公立学校外部评估的计划、组织、实施,确保外部评估的质量,其运转资金由州文教部来提供。州学校发展中心既不是学校教育监管的部门,也不是学校董事管理机构,是第三方评估机构。州学校发展中心组织的外部评估是从外部的、不依赖于学校监管部门督学的视角给学校提供反馈信息。州学校发展中心会根据每个被评学校的规模组织一个由2—3人构成的外部评估小组,被评学校有权推荐1名成员进入外部评估小组,若被评学校推荐,评估小组就扩大为3—4人。被评学校推荐的成员称为挚友”(kritischen freund),挚友是从外部视角(相对于州学校发展中心)参与评估过程,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外部评估工作,根据其专业知识和视角来补充评估组的观点与视角,其工作时间范围由评估小组领导与被评学校协商。挚友原则上参与外部评估的所有过程,通常由职业学校专业人员或质量管理专业人士担任挚友,原则上监管职业学校事务的督学与被评学校现职及退休不到2年的人员不可推荐为挚友。除挚友外,评估小组其他成员均为州学校发展中心专业人士,且至少1人具备被评职业学校教师职业资格。评估小组领导由州学校发展中心专业人士担任,具体负责组织开展外部评估工作,与职业学校沟通与协调,给职业学校提供评估咨询服务。

()评估内容

巴符州职业学校第二轮评估内容由必评内容和选评内容两部分构成。其中,选评内容可以由被评的职业学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其发展重点领域自主选择参评内容,并上报州学校发展中心。

1.必评内容

巴符州第二轮外部评估的必评内容为质量管理,分质量管理监控与质量管理手段两个领域,每个领域有10个标准,共有20个标准(1—10属于质量管理监控领域,11—20属于质量管理手段领域),质量管理标准内涵见表1

1 质量管理标准内涵一览表

质量管理标准

内涵

1.学校行为基础的目标

学校为当前主题和行动领域制定学校与教学发展目标。参与者理解认同这些主题和行动领域,制定的发展目标公开透明。

2.制定实现目标的措施

学校有实现目标的系统规划,有处理当前主题和行动领域的系统规划。

3.实施措施

校领导对学校发展和教学发展进行监控,确保既定措施有约束力的实施。

4.组织条件与团队结构

校领导通过提供适当的组织保障条件和团队结构,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学发展。

5.教师积极性与责任心

校领导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教师致力于学校发展和教学发展。

6.校领导信息传播

校领导按组织程序及时将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能充分了解情况。

7.继续教育计划

有合适的继续教育计划,既考虑到学校发展和教学发展的需要,也考虑到单个教师专业能力持续发展的需要,培训获得知识在学校相关工作中得到了利用。

8.人员发展

就人员发展来说,校领导除继续教育计划之外,还支持教师专业发展。

9.与校外伙伴合作

学校组织与校外伙伴进行合作,通过合作针对性地促进学校与教学发展。

10.反思质量发展战略

校领导基于数据定期对学校质量发展进行全面的反思。

11.教师反馈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制定了学生教师反馈和同事反馈制度,全面实施反馈制度。

12.教师反馈效果

教师利用反馈信息有意识、有目的地优化自己的教学组织过程,实施效果显著。

13.校领导反馈及效果

校领导能全面获得其领导行为反馈信息,利用反馈信息有目的地优化自己的领导行为。

14.学校内部评估

通过自我评估有针对性地检查学校的目标、新项目和优化措施的实施,也包括教学质量有关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估方案及其过程有记录。

15.内部评估效果

自我评价结果给学校发展与教学发展提供了动力,基于评估结果制定了一些针对性强的优化措施,且有明显可识别的效果。

16.建议申诉处理程序

合理、有效获取改进建议和投诉程序,学校参与者都知道具体流程。

17.建议申诉推动作用

从改进建议和投诉中产生的推动力,有目的地促进了学校发展和教学发展。

18.项目管理

全面推进学校发展和教学发展项目的计划、实施和评估以及成果使用。

19.过程管理

识别与记录学校最重要、最基本的过程,且以约束性的方式得到维护和实施。

20.质量文档

质量文档含有组织结构以及学校发展和教学发展的计划流程、措施和结果,质量文档是最新的,校领导和教师经常使用质量文档。

每个标准都规定了达到完成水平(erwartungshorizonte)的具体要求,下面以学校行为基础的目标(标准1)、实施措施(标准3)和教师积极性与责任心(标准5)为例来说明质量管理监控领域达到完成水平的具体要求;以教师反馈(标准11)、学校内部评估(标准14)和内部评估的效果(标准15)为例来说明质量管理手段领域达到完成水平的具体要求。

质量管理监控领域达标要求。学校行为基础的目标(标准1)达到完成水平的具体要求为:1)有学校发展及课程教学发展的主题与行动领域概况一览表;2)校领导全面领会、理解学校发展即课程教学发展的主体与行动领域(如目标协商、教育政策规定、前一次外部评估结果、学校内部评估结果及从其他学校数据资料得出的一些结论);3)从这些主题与行动领域推导出的学校相关部门能够完成的具体行动导向的目标及其有关证明;4)校领导促使教师、项目组、主题与行为领域质量负责人能够考虑到学校整体的发展。

实施措施(标准3)达到完成水平的具体要求为:1)学校组织成立了学校发展与课程教学发展监控机构,且制定了监控机构及人员职能与任务;2)校领导与校内监控机构组织和人员进行协商制定学校发展与课程教学发展的措施,就如何实施这些措施进行共同商议;3)校领导负责学校发展与课程教学发展措施的连贯实施,能遵守相关协议制度,能定期知晓相关发展措施的具体进展。

教师积极性与责任心(标准5)达到完成水平的具体要求为:1)校领导与教师交往时能做到尊重教师、认可教师,会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动机;2)校领导的行为是一贯的,且能得到教师的认可,校领导能遵守相关规章制度;3)大多数教师投身于质量评估工作,积极参与推动学校与课程教学的持续发展;4)教师表现强烈的实施学校发展方案、参与学校发展活动的意愿。

质量管理手段领域达标要求。教师反馈(标准11)达到完成水平的具体要求为:1)根据发展需要执行具有约束力的师生反馈制度,全面落实同事反馈制度,具体内容包括反馈的过程及其频率、反馈的类型与方式等;2)校领导支持教师反馈活动(如制定合理的反馈流程,提供反馈咨询专家与组织等);3)教师遵守信任性、保密性、匿名性等反馈原则;4)多数教师利用学生反馈来促进自己的教学发展;5)多数教师利用同事反馈来促进自己或全体教师的教学发展。

学校内部评估(标准14)达到完成水平的具体要求为:1)学校对内部评估有全面系统的规划与组织,依据评价主题与内容的不同,开展不同类型的内部评估,对每次内部评估的主题、时间和受访群体有明确记录;2)内部评估根据学校既定的流程进行,具体程序为实然分析制定评估标准确定评估方法结果评定就评估结果与利益相关者沟通整理评估资料并存档;3)学校开展的教学评价是基于数据支持的发展性评价,超越了教师个体范畴,评价结果不针对教师个体;4)有评估过程与评估结果记录。

内部评估的效果(标准15)达到完成水平的具体要求为:1)从内部评估结果中推导出促进学校教学发展的具体措施,并有明确记录。措施可以是针对全校的,也可以是针对部门或专业组的;2)措施实施的成绩突出,改进效果显著;3)有意识地将评价结果用于教学的持续发展。

2. 选评内容

第二轮外部评估的选评内容为教学,教学有4个选评主题,分别为学校与职场、建立关系、教学诊断与改进、组织教学。职业学校可选择其中的一个主题作为外部评估的选评内容,每个选评主题均有明确的目标(见表2)

2 选评主题目标一览表

选评主题

目标

1.学校与职场

学校与企业及其他校外伙伴的密切合作,能对职场需要快速反应,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学习内容与方法,使学生为不断变化的职场需求做好充分准备,促进学生行为能力发展,使学生具备职场自我负责的行为能力。

2.建立关系

教师对学生的支持性行为、有效的班级管理和良好的学风是成功学习的前提条件。

3.教学诊断与改进

为了使改进计划建立在学生个体学习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教学诊断,了解学生的优势与不足是促进学生学习过程和提升学生能力的起点。

4.组织教学

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加工与处理学习内容,不断强化学生的优势,弥补学生在不同领域的知识与能力方面所存在的差距与不足,逐步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每个选评主题除了有明确的目标之外,还有重点评价方面。学校与职场的重点评价方面为:1)教师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行动能力的发展;2)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运用职场典型情境和职场工作流程,能根据职业发展最新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3)学校与企业及其他校外伙伴/校外学习场所的密切合作,教师掌握产业最新发展动态,与产业界保持长期的联系;4)教师团队共同开发和设计实践/活动导向的课程,教师认为这种合作是有益的;5)教师根据行业、产业发展动态及时更新知识与技能。

建立关系的重点评价方面为:1)针对学生不同的基础和职业愿望,在教学中使学生与各自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联系起来;2)教师与学生彼此尊重,保持持续的交流;3)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彼此相互尊重;4)在教学中能实施班级和小组课堂管理规定,取得好的效果,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习成效明显;5)学校有班级和学习小组管理制度,有促进良好学风和班风形成与培育的制度,教师认为这些制度是有用的;6)成绩评价标准是公开的,学生知道成绩评价标准,且感觉得到了公平对待。

教学诊断与改进的重点评价方面为:1)运用恰当教学诊断手段获得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状况;2)与学生协商诊断结果,制定适应针对学生学习水平与需求的改进措施;3)同一班级所有授课教师共同协商制定诊断方法,在促进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措施方面达成共识;4)教师具备实施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必要知识;5)校领导为教学诊断与改进提供了良好的组织环境。

组织教学的重点评价方面为:1)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考虑到班级/小组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性;2)通过启发式教学有目的地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与自主性行为,给学生提供包括完成复杂任务/项目在内的各种学习机会;3)给学生提出的反馈建议能有效促进学生个体发展;4)合作开发不同的教学资源,不断完善所开发的教学资源,教师认为合作开发是有效的;5)学校创设良好的环境,学习场所的安排、学习时间的安排和各种课程有利于学生学习,包括有目的地为学生个体提供辅导课程。

()评估过程

外部评估的主要环节为计划安排准备评估、评估小组现场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及后续工作。

1.计划安排准备评估

州学校发展中心根据职业学校上次外部评估的时间安排第二轮外部评估的时间,举行职业学校外部评估信息发布会,介绍外部评估的方案与流程等基本信息,通知职业学校具体评估时间。外部评估小组与职业学校领导联系,就评估准备工作与现场评估进行初步磋商。职业学校与评估小组分别准备有关工作。学校准备的工作有:在教学领域内确定选评主题;与评估组长协商将班级学生分成三组参加不同的线上调查;选择挚友参与评估;选择准备提交资料;准备提交信息清单与表格;组织安排师生参与线上调查(校领导和部门领导不能参与);安排要求参与访谈对象;准备现场评估所需的场地与资料。职业学校依据质量管理的20个标准进行内部评估,将评估结果和相关佐证材料在现场评估之前提交评估小组。评估小组准备的工作有:分析评估学校有关文本;分析线上调查结果,并根据分析情况制定与完善现场提取数据的工具与方法(如具体的访谈问题)

2.现场评估

现场评估为期2天,尽量不影响职业学校的正常工作,评估具体流程需组长与校领导事前协商,主要通过现场巡视与对象组访谈提取有关数据信息,访谈涉及所有教师,评估小组对所提取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评价。通过现场巡视使评估小组对学校的场所、设备和校舍等情况有直接全面的认识,还通过开放式观察收集到其他信息与资料,现场巡视可由学校有关人员陪同,每个地点巡视持续的时间为60—90分钟。评估小组与学校管理层(校长、副校长、部门负责人)和学校质量发展有关人员(如学校质量监控/管理小组)各进行一次集体访谈。根据学校规模大小,最多对教师或学生进行3次访谈,每次访谈持续时间为90分钟左右,访谈问题是预先根据学校文本分析和在线调查结果制定的,是文本分析和在线调查的有益补充。评估组长先在评估小组内部口头说明评估结果,然后再口头反馈给职业学校。在教学领域的评估,选评主题按评价重点进行汇总,然后采用三角分析法,评估小组内部达成一致意见后以描述性的方式呈现在评估报告中,对许多不同来源的数据和不同的结果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以达成一致性的描述性评价结果,对选评主题的评估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

3.撰写评估报告及后续工作

必评内容的每项标准的评价结果分两级,即完成与未完成,未完成又分为部分实施和根本没有实施。评估小组对学校的内部评估不进行任何评价,只将每个标准的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的结果放在一起形成对照。选评主题根据选评重点逐项进行客观描述,不分等级。组长领导评估小组起草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包括被评学校的概况、必评质量管理的结果、选评教学主题的结果,并附评估的程序与方法、师生线上调查结果、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必评结果的对照表。评估小组将评估报告发送州学校发展中心进行审查,通过后经评估组长签字完成评估报告。州学校发展中心将评估报告寄给职业学校,然后学校对评估报告进行数据保护审查,如有必要可向州学校发展中心提出反馈意见。职业学校根据外部评估报告制定初步的后续发展目标,并与学校教育监管部门督学进行目标协商。州学校发展中心根据职业学校评估的情况分学年公开发布州职业教育报告(州职业学校外部评估报告),州教育报告将参加评估的所有职业学校看作一个整体,反映州职业学校教育发展状态,作为调整职业学校教育政策的重要依据,进而推动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

二、德国职业学校外部评估的特点

()评估制度健全,评估理念先进

德国各联邦州对学校开展评估工作均有明确的制度要求,要么制定了州学校评估制度,要么将学校评估要求纳入学校教育法律法规之中,各联邦州将学校评估制度化、法制化。制定的评估及其相关制度对学校评估的目的、组织机构、主要内容、实施范围与周期等均有明确的具体要求,德国学校评估有法律制度依据,各州不仅学校评估制度健全,而且评估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具体到评估的过程、评估结果的具体使用及其数据的保护等。德国各州推动职业学校加强自主性改革及其构建监控与评估体系,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强调客户导向,认为质量的提升是一个不断持续提升的过程,在评估中引入了第四代评价理念,被评学校在评估中有一定的话语权,可对评估内容作出选择。外部评估小组尊重被评学校的意见与建议,注重与被评学校在评估过程、评估结果等方面的协商,强调评估本质上是意义建构的过程,注重发展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重视评估对促进职业学校质量发展的作用与功能。

()评估机构独立,成员结构合理

德国组织学校外部评估的机构通常独立于学校教育监管部门,也与办职业学校的校董事会无关,是依法独立开展评估工作的第三方组织。评估机构受州文教部委托全面负责外部评估的方案制定,组织开展学校评估工作,不受州文教部的干预,也不受地方学校监管部门的管理,学校监管部门与职业学校双方易于接受评估结果,评估结果还成为二者进行目标协商的基础。州文教部通过制定包括职业学校评估制度在内的教育制度方针来引领职业教育评估走向,对州独立的评估机构依法如何开展评估不进行任何干预。学校教育监管部门也不会干预评估机构的评估工作,反而根据州的外部评估报告、州学校职业教育政策方针要求与职业学校共同协商制定学校下一步发展目标。外部评估小组中州评估机构的成员至少有1人具备被评职业学校教师职业资格,确保其对职业学校具体情况较为熟悉,做出专业性的评估。被评学校推荐的挚友也是评估小组成员,挚友从州评估机构之外的视角来参与评估,对州评估机构人员的评估起补充作用。挚友是被评学校推荐的,提高了被评学校对评估结果的认可度。

()评估内容适应性强,必评与选评相结合

德国职业学校外部评估内容依据社会发展需求而调整,大多数州将职业教育的可渗透性(durchlä-ssigkeit)、职业学校学生群体的异质性、有移民背景学生的社会融入性纳入评估指标体系。在教学评估内容制定中考虑到学生来源的不同及其所具备知识的差异,考虑到学生职业愿景与职业需求的不同,将个性化的教学诊改、教学与学生职业生活关系的建立也纳入评估内容,这些评估内容反映了德国当前社会与教育的实际情况,评估内容的社会适应性强。联邦州职业学校外部评估均采取必评内容与选评内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不仅巴符州如此,柏林、不莱梅亦然,德国职业学校外部评估重点是学校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元评价)和教学领域评价。巴符州职业学校质量管理是必评领域,涉及学校质量监控及其手段,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职业学校内部质量管理情况,有利于学校开展常态化的教学诊断与整改工作,也便于参与评估的职业学校之间进行横向比较,增强职业学校的质量意识,构建学校内部质量体系。巴符州在教学领域设立4个不同的选评主题,学校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及其发展战略选择其一作为选评内容,增强了被评学校在评估内容选择上的主动权与话语权,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培养与形成,避免了职业学校发展同质化的趋势,增强学校走个性化发展的信心,还能增强对评价结果的认同,有利于后续发展目标的制定,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评估弱化分层功能,强化发展功能

德国职业学校外部评估结果的等级在减少、弱化评估的分层功能。巴符州职业学校第一轮外部评估分未达标、基本达标、达标和完全达标4个等级,第二轮外部评估分达标与未达标2个等级。德国不会根据评估结果对职业学校进行排名,给予奖励与荣誉,不存在所谓的示范校优质校。评估结果不会与资助津贴和办学经费挂钩,评估结果不是针对领导与教师个体,与教师校长的职称、职务晋升无关,也不存在绩效工资的说法,更谈不上与奖励、绩效挂钩。德国职业学校外部评估的目的,主要是帮助职业学校认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帮助其查找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而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与有效的措施,来促进学校质量持续提升。评估结果用于学校与监管部门协商制定学校后续发展目标,用于形成州教育报告,为职业学校教育政策制定与改革提供基础与依据。外部评估目的及其结果的使用是完善职业学校质量管理,促进职业学校质量发展,这彰显评估的发展性功能。外部评估强调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估及评估过程本身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性意义与教育性意义,而不是评估本真之外的其他意义,强调的是改进而不是证明。

三、德国职业学校外部评估对我国的启示

()转变评估理念,体现“类型”定位

要转变传统的质量理念与评价理念,树立科学先进的质量与评价理念,树立顾客导向、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重视质量过程的生成性管理与评价,重视诊断性与形成性评价,适当采用质性评价,要转变职业学校是被评价的对象、没有资格参与外部评估、不能成为评估的主体、评估无需与职业学校协商等落后的理念,要改变职业学校被动参与评估的现状,让职业学校积极主动参与评估的全过程,职业学校有权利就评什么、怎么评来提出自己的看法。要秉承评估本质上一些协商建构的过程,评估主体要在有关评估事项上积极与职业学校协商建构,达成共识,以期达到真正评估的目的。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对其进行评估,理应与普通教育的评估有所区别,否则无法体现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与类型定位,评估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体现职业教育的独特价值,评估指标体系要考虑到职业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

()健全评估组织机构,优化评估主体结构

建立全国性职业教育评估机构,统一监管职业教育质量,开展职业教育准入评估工作与后期的水平评估,使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全国性职业教育评估机构受教育部门委托独立开展职业学校评估工作,在不同的评估项目方面,全国性职业教育评估机构可以委托具有独立资格的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如对办学经费的专项评估等。职业教育具有跨界特征,人们对职业教育价值的诉求也不尽相同,政府还可引导一些行业企业组织等第三方机构开展外部评估工作,政府可以通过购买其评估服务促进第三方评估机构有序竞争,确保第三方评估的专业性与权威性。要建立地方性职业教育评估机构,监控本地区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本地职业教育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各职业院校要设立专门机构监控内部质量。在评估主体人员中应有被评学校信任与推荐的专业人士,这样可以增加职业学校对评估结论的认可度,有利于学校制定后续的整改措施。在外部评估主体人员构成方面还应加大产业界人士的比重,要引导产业界人士深度参与评估过程,参与评估标准与内容制定,使行业产业界有机会表达其对职业技能的需求,体现产业界的合理价值诉求。

()选评与必评相结合,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我国对职业教育评估基本上是按照既定的评估指标体系逐条进行评估,职业学校很少有机会自己选择评估内容,这种评估容易导致职业学校围绕评估指标体系转,很难形成个性化的办学特色。采用必评与选评相结合的方式,兼顾职业学校发展的基准性评价个性化评价”,必评内容确保职业学校发展达到的基本要求与底线,便于不同职业学校横向比较与对照,形成良性竞争循环,提供一些主题内容作为选评内容,供职业学校自主选择,让评估过程成为职业学校展现特色与优势的过程,这样提高了职业学校参与评估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了职业学校办学多样化与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培育,还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此外,还应将师生关系、学校与校外伙伴的关系、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的关系等纳入评估指标体系,增强评价内容对社会经济的适应性,彰显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与类型定位,促进职业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培育。

()处理好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的关系,彰显评估的发展性

要处理好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的关系,应以常态化的内部评估为主,外部评估为辅来促进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持续发展。内部评估不是为外部评估提供依据,其目的在于质量的诊断与改进,在于促进学校质量的提升与发展。外部评估既是学校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也是质量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在于促进学校质量的提升与发展,而不是给职业学校分层与奖励,更不能成为资助学校的依据,否则外部评估就会背离促进发展的初心”,成为个别职业学校谋利的工具,出现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背离教育公平,不利于职业教育生态的和谐发展。外部评估是提升职业学校质量的重要手段,本身不是目的,要关注评估的后续工作,引导职业学校用好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后续的整改措施,不断促进职业学校高质量发展,彰显评估的发展性。

 

 

网站地图